點擊排行
英國脫歐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六月份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曆經月余,其短期沖擊效應正在逐步消散。從中長期來看,這一逆全球化的事件很可能成爲標志性的曆史事件,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
一,英國退出歐盟對自身的影響
脫歐公投之後,對英國經濟最大的沖擊是英鎊貶值。一個月以來,英鎊兌換美元跌幅約13%,創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低;不過,英鎊急劇下跌的態勢已經得到遏制。英國公投結果宣布當日,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超過2萬億美元;到6月底,全球股市的創傷已漸漸平複。英國股市也收複失地,英國富時100指數本月已上漲逾3%,自公投後的低位反彈約16%。 金融信息公司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7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47.7,是2009年4月以來最低點。數據顯示,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産出和訂單都有所下降,不過出口有所提升,這得益于英鎊的貶值。
尽管脱欧公投一个月来,英国经济并没有发生危机,但市场对其长期经济走势仍有担忧。出于对英国退欧后不确定因素考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將英國2016年經濟增速預期下調0.2%至1.7%,將2017年英國經濟增速預期下調0.9%至1.3%。
英國退出歐盟,顯而易見在短期內對英國是有利的。首先,可以立即省下向歐盟繳納的高額“會費”。近年來,英國穩定保持了歐盟第四大會費繳納成員的地位,歐盟預算的八分之一由英國承擔;如果英國退出歐盟,省下的這筆錢可以極大地改善英國政府的財政預算和英國公民的福利。其次,脫歐還意味著英國能夠擺脫歐盟高度計劃的財政政策、農(漁)業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回歸自由競爭和實用主義傳統,擺脫歐盟將使英國許多中小企業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另外,退出歐盟可以緩解移民和難民危機對英國社會的壓力。根據歐盟規定,所有歐盟國家公民有權成員國的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英國政府並不享有制定移民政策的自主權,所以,近年來,隨著北非、中東國家政治動蕩,英國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承受了蜂擁而至的難民潮帶來的壓力;退出歐盟之後,英國可以制定自己的移民政策,從而緩解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壓力。
中長期來看,退出歐盟會嚴重打擊英國經濟,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首先,退出歐盟將嚴重打擊英國的金融業,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面臨威脅。倫敦是僅次于紐約的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根據官方調查,歐盟各國資本市場活動有近80%發生在英國,超過75%的歐洲對沖基金資産和大量的歐盟OTC衍生交易、風險投資活動集中在英國。退出歐盟之後,制度環境的變動會促使金融機構逐步把部分業務轉移出英國,英國金融業和房地産市場都可能出現趨勢性下跌,這兩個支柱産業的下行將對英國經濟産生持久和深刻的沖擊。
其次,退出歐盟將對英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不利影響。歐盟是英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地,英國對歐盟其他國家的出口大約占到英國總出口的47%,從歐盟其他國家的進口大約占英國總進口的52%。退出歐盟後,英國的進出口貿易面臨新的壁壘風險。根據經合組織(OECD) 4月份發布《英國脫歐的經濟後果》報告的測算,退出歐盟之後,如果英國與歐盟之間重新確立世貿組織最惠國(MFN)規則,則英國對歐盟出口減少5.8%,從歐盟進口減少9.4%;如果英國與歐盟之間確立的是自由貿易協定(FTA)規則,對歐盟出口減少3.1%,從歐盟進口減少6.3%。隨著時間的推移,退歐對英國進出口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大。
第三,退出歐盟之後的英國投資吸引力不斷下降,因而英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也將不斷降低。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2014年進入歐盟15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中,英國占到34%多一點,高居各國的榜首,而且,2014年英國外國直接投資存量中大約48%來自歐盟國家;之所以英國具有這樣的投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英國能夠進入歐盟市場。英國退出歐盟之後,不再能夠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外國直接投資的減少將是不可避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必會帶來固定資産投資和進出口貿易的走低,同時會打擊創新能力和技術進步的提升。
二,歐盟受到的影響
英國退出歐盟,遭受損失最大的就是歐盟。歐盟曾被國際社會公認爲最成功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德法等國通過歐盟提高了出口,希臘等國則通過歐盟提高了信用資質。但是歐盟面臨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包括“統一的貨幣政策、分割的財政政策”、各國經濟嚴重分化、利益訴求難以協調和銀行壞賬高企等等,在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希臘債務違約、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威脅等挑戰面前,歐盟成員國無法協調立場和統一行動。英國選擇脫離歐盟,意味著二戰後歐洲主要國家建立的政治經濟合作機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歐洲一體化進程有可能遭到逆轉。
英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其GDP占整個歐盟GDP的17.56%,僅次于德國;從進出口貿易來看,英國對歐盟對外進口的貢獻爲14.5%,對出口的貢獻11.6%,也僅次于德國。因此,英國的離去使歐盟經濟總量的損失不少;由于互爲貿易夥伴和緊密的經濟聯系,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經濟也會受到英國脫歐的打擊。
英國脫歐後歐盟出現的預算缺口可能引發一系列後果。首先,歐盟擴張的速度將大大減緩,這是由于隨著英國的離去,歐盟給新的成員國經濟“輸血”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短期內已無力繼續擴張;其次,英國脫歐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歐盟對成員國再次提供大規模救助的能力,歐債危機可能重新發酵;另外,其他會費淨繳納國將被迫分擔英國的出資額度,這有可能會進一步激發其國內的不滿和新的政治動蕩。
英國在歐盟內部被視爲“經濟自由主義陣營”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德、法的高度集權、意識形態歧視及部分成員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脫歐後,德國和法國在歐盟的主導性影響力將進一步強化,歐盟的經濟貿易政策或由平衡趨向保守,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的背景下,歐盟很可能滑向貿易保護主義。
歐盟擴張很快,把競爭力、經濟結構與經濟周期存在很大差異的國家強力整合,實施了統一的貨幣和貨幣政策,導致歐元區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因此希望通過銀行業聯盟和財政統一進行整合。但是隨著英國退出歐盟,歐盟調整經濟失衡的進程將會被大大延緩。
三,英國退出歐盟對美國和日本的影響
在英国脱欧公投的影響下,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世界主要货币均呈现大幅波动。短期内,英国脱欧将对主要国际货币继续造成冲击,英镑和欧元出现阶段性贬值是大概率事件,而美元、瑞士法郎、日元很可能将成为重要避险货币,被迫快速升值;虽然人民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避险货币,但美元升值将推动人民币相对贬值。
因此,美联储加息进程和各国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都受到一定冲击。美联储主席耶伦近期在出席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时指出,英国脱欧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劳动市场和通货膨胀等造成冲击和影響,美联储需确定英国公投结果不会带来震荡,才会考虑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对于欧元区、中國、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而言,其货币政策也都受到一定冲击,被迫做出相应调整。此外,由于英国脱欧还将导致各国汇率政策出现错位,预计今年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各國會將貨幣政策和彙率政策的協調作爲重點內容。
英国退出欧盟会削弱欧盟和英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博弈力量,將导致美国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及政治方面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大。伴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加强,美国经济更显得相对稳定,美元的强势短期难以改变,美元的持续走强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響。
英國脫歐使日元表現強勢,這是由于日元是一種避險貨幣。日元是低息貨幣,日本金融市場成熟穩定,且日元並沒有直接卷入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因而日元成爲當之無愧的一種避險貨幣。由于日本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經濟前景不容樂觀。日本企業也一直將英國視爲企業聯系歐洲市場的“橋梁”,進入英國的日本企業數量已超1300家,幾乎包括所有日本國內重量級大型企業在內,因此,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日本經濟的未來也蒙上一層陰影。
四,英國退出歐盟對中國的影響
考虑到中國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无论英国是否退出欧盟,这两个经济体未来与中國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只能进一步深化,并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因而,英國退出歐盟對中國经济的直接影響不会很大。
英國退出歐盟對中國的不利影響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中國希望通过英国进入欧洲市场的战略意图需要转变。去年以来,中英之间逐步强化贸易往来,英国逐渐转变为中國的重要支持者和伙伴;然而,随着英国公投脱欧成功,中國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意图失去了根基,打入欧盟市场的重要贸易、投资和金融服务通道将受到一定阻碍。
其次,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有可能会被拖累。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为中國在欧洲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规则提供了重要场所,成为仅次于中國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英国脱欧后,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成本大大增加,英国不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战略伙伴。
另一方面,英国脱欧也可能给中國带来很多新的战略机遇:首先,英国脱欧会加强英国对中國经济的依赖性,英国更加迫切地需要与中國开展全方面的合作,促进中英合作将会进一步深化,中國的国际金融地位也将得到提升;其次,英国脱欧导致欧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已是必然,从而人民币相对价值上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会;第三,英国脱欧之后,英国及欧盟的不确定性风险上升,中國经济如果能够稳定,中國资产或许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优质资产。
作者:王敏潔,許林海 辽宁社会科学院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