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在传统孝道中,而孝道精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伦道德的根本,包含大量有关家庭家教家风合理有益、具有超乎时代伦理精神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美德。在当今时代,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中合理有益的精华内涵,有着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道精華能滿足當今時代的倫理道德要求
我國古代有“百善孝爲先”說法,傳統孝道被看作是推行一切仁義道德教育的基礎。傳統孝道精華有助于人們圍繞孝親愛親樹立起尊重、有禮、感恩、關愛、谏诤、忍耐等美德,樹立起適應社會進步與和諧發展的種種價值觀念和美德。將這種孝道發揚于今天,有助于樹立和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
當然,在長期封建思想影響下,傳統孝道中摻雜了不少愚忠愚孝、等級觀念、保守迂腐、束縛個性等不合乎現代文明要求的封建糟粕,我們在批判這些糟粕時,應采取“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的辯證揚棄態度,繼承和發揚傳統孝道中合乎當今時代倫理文明要求的內容。傳統孝道倡導的孝親敬老思想,“事父母能竭其力”的感恩圖報思想,“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趁早盡孝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義婦順等和諧家庭關系思想,“事父母幾谏”的依義勸說思想,慎終追遠、心存敬畏、緬懷祖先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尊老愛幼思想……這些合理有益的孝道精華,值得我們在剔除封建糟粕的同時予以繼承和發揚。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指導建設家庭文化
近代以來,隨著清朝的衰敗和西方列強的稱霸,許多國人將傳統文化視爲落後無用的東西加以全盤否定,傳統孝道失落,孝道精華也被踐踏,導致一些家庭矛盾愈演愈烈,也帶來大量嚴重的社會問題。
孝道的失落也嚴重影響當今養老産業與養老文化的建設。在當今我國人口老齡化增速過程中,如何養老已成爲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因年輕一輩成家後一般都不與父母同住,還有的在外地或國外求學、就業等,社會上出現大量高齡、空巢以及失能老人,他們平時與子女主要靠電話溝通,有時連電話都通不上,因而常感寂寞孤獨。對此,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文化養老等新型養老方式正在形成和發展,商業化的養老模式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中,而這些新觀念新方法顯然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新型養老文化來支撐,其中就離不開且十分需要傳統孝道精華來充實。
因此,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指導,大力繼承和發揚傳統孝道中的孝親敬親、尊老愛幼、禮師信友、感恩推恩、委婉谏诤、移孝作忠、慎終追遠等精華思想和美德,在全社會樹立和推廣孝親敬親的家教家風,建設和諧文明的幸福家庭。古人雲:家和萬事興。千百萬家庭若能安定和諧幸福,必將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持續的安定、和諧與幸福。
(作者系遼甯社會科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