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積極倡導“沈陽文化學”
我院著名學者徐鳳臣“奇書”頌沈陽
來源:沈陽日報 2019-02-15 09:27
近日,沈陽出版社剛剛出版了沈陽八旬學者徐鳳臣創作的《百唱沈陽》,全書37萬余字,成爲歌唱沈陽的“長篇史詩”,更是一部全面讴歌沈陽鄉土文化的奇書。
14日,記者采訪了該書作者、81歲的徐鳳臣老人。
遼沈地區著名經濟學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徐鳳臣笑著說,10年來,爲什麽他一直在專心致志地研究沈陽鄉土文化,就是因爲自己特別熱愛沈陽。“沈陽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研究碩果累累,據我所知,已出版的有關沈陽的各類曆史文獻圖書3000種(部)左右。目前,我正在全力從事‘沈陽文化學’的系列研究,在相关部门和知名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徐鳳臣曾于2015年出版了《沈陽三字經》,隨後完成了《話說沈陽故事》書稿,此次又出版了《百唱沈陽》,三本書一起構成了由他倡導建立的“沈陽文化學”三部曲。年近九旬的全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建中高度評價說:“這是開創性系統研究和歌頌沈陽古今鄉土文化成就的‘三部奇書’。”
徐鳳臣的《沈陽三字經》,是全國首部運用“三字經”的传统文学形式,歌颂沈阳历史文化成就。先后有七位著名專家學者撰文高度评价,称此书为“沈陽小百科”。而正在等待出版的《話說沈陽故事》,也被認爲是首部研究和宣傳沈陽列入國家和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故事的專著,同時配有徐鳳臣20年來搜集到的自然奇石圖案作爲書的插圖,爲全國首創。
10年完成《百唱沈陽》
《百唱沈陽》之奇,奇就奇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歌唱從古及今的沈陽。徐鳳臣告訴記者,他完成《百唱沈陽》用了10年時間,期間,查閱了相關圖書資料達800多部,並親自到原地考察百余次,僅沈陽的永安橋就去了七次。
《百唱沈陽》共14篇、101個專題,除每篇的開篇序外,主要是以七言韻文爲基本句式,並加短注而成。本書厚今薄古,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具有文藝作品唱詞的韻律之美。
書中展示了沈陽古今城市文化的發展規律、特點、現狀,以及未來前景,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認識、思考和誦唱沈陽文明。如《百唱沈陽》第七篇“沈陽經濟”,不僅寫了“曲折道路”,還寫了“改革開放”。特別是第八篇“沈陽房地産”、第九篇“城鄉巨變”、第十篇“區縣騰飛”,都體現出“現實成果”和“綜合成果”,侧重歌唱改革開放以来沈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
徐鳳臣,1965年遼甯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後,先後在政府機關、出版社、社科院、房地産研究所工作。曾主編和作爲主要作者的有《工業經濟責任制》《城市經濟安全管理》等27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徐鳳臣已被寫入《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辭典》。
徐鳳臣深情地說,他是在沈陽讀書、工作和生活了60年的老沈陽,正是對沈陽的一片熱愛,退休後,他不停地書寫美好的沈陽,目前他正在撰寫《講講沈陽笑話》。
沈陽日報、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文
- 上一篇:【辽宁日报】王丹 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 下一篇:百唱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