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2020年10月9日,由遼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共同主辦、遼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承辦的2020東北區域經濟發展論壇暨東北四省區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聯席會議召開。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爲:後疫情時期東北地區産業鏈重構與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遼甯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啓東主持了這次會議,吉林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黑龍江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浩進、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遼甯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萬強等8位專家作了專題發言。
遼甯社會科學院院長李萬軍在會上致辭。他認爲,新冠疫情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全球面臨嚴重衰退。在面對國內外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雙循環格局也是我們東北地區推進“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遵循。我們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紮實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
專家認爲,我國從2006年開始外循環的比重逐年下降,內循環的比重持續上升,在中美貿易戰和國際産業鏈循環受阻的背景下,我國出台雙循環戰略意義重大。東北地區構建雙循環格局要重點推進六大循環通道建設,包括中日韓循環通道、中蒙俄循環通道、中東歐17+1循環通道、京津冀循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等其它國家戰略區域循環通道、沈大哈長循環通道,從而拉開東北地區雙循環發展格局。東北地區産業鏈的重構要更多借助京津冀增長極的輻射帶動作用,注重與京津冀的産業承接、要素流動、市場銜接。國內大循環的發展關鍵在內需,新就業形態創造了就業崗位,拓寬了就業渠道,也創造了內需,應大力支持和發展。東北地區要著力推進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有利于培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給,使供給體系與國內需求更加適配,從而激活雙循環。
在专家发言后,梁启东副院长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东北的專家學者要注重六个方面的清醒认识,一是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影响要有清醒认识,二是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背景下我国“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压力要有清醒认识,三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要有清醒认识,四是对国家宏观重大政策调整的导向要有清醒认识,五是对东北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要有清醒认识,六是对产业链重构的方向和思路要有清醒认识。